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03 21:55:18
【实用】语文教案汇编七篇

【实用】语文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地书写“谁、怕”等6个生字。

3、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4、有搜信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猜谜、读谜,创编谜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卡、偏旁卡、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3、能说说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教学步骤

一、学习导语,激发兴趣

1、板书:“困难”,学习齐读。

2、师问: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该怎么办?

3、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动动脑筋,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4、学生齐读导语。

5、激情:这一单元给我们讲了许多爱动脑的小故事,里面有许多爱动脑、会动脑的人,你想成为一个爱动脑、会动脑的好孩子吗?

二、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师逐个出去谜面:

⑴ 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

⑵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⑶ 1+1不是2。(打一字)(王)

2、学生简单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思路:通过猜谜游戏,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其次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猜谜的一般知识,为学习下文猜字谜打下基础;再次,谜底的揭示的同时可以随机调动学生好好地运用感官:耳和目。

三、初读课文前两则谜语,自主识字

看来,大家都很会动脑筋,真是一个个猜谜高手。老师这儿有几个较难一点的谜语,你们有没有信心尝试来猜一猜。请把课文打开到79页,就是这两则谜语。

1、初读前两则谜语,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帮忙,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2、同桌互读,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纠正对方的不足。

3、指名逐节读,教师随机点拨:

难读的字有:量(lànɡ) 攻(ɡōnɡ) 相(xiānɡ)都是后鼻音;团(tuán)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生字:

⑴ 出示带拼音的词读读:

① 齐读。

② 男女生读。

⑵ 去掉拼音读词语。

抽生领读。

⑶ 生读:

① 同桌拿出字卡互相认读。

② 同桌相互介绍你早已认识了哪几个字,怎么认识的或用什么妙法记住的?

③ 开火车读字卡。

④ 说说读读课文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

四、小组合作,发现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谜底,想想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请代表发言,汇报交流:

第一则:

⑴ 说谜底“众”。

⑵ “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可以看出这个字是由3个人组成。(教师板演)

⑶ “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说这个字的意思是人多,团结起来力量大了,表示人多。

⑷ “众”,有3个人合成,表示人多,所以是“众”。

第二则:

⑴ 说谜底“秋”。

⑵ “左边绿,右边红。”“秋”字械边“禾苗”是绿的,右边“火”是红的。(教师用双色粉笔板书)

⑶ “左右相遇起凉风。”“禾”和“火”合起来是“秋”,秋天会吹起凉风。

⑷ “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禾苗”喜欢雨,特别是春雨过后,禾苗长亢,“火”最怕水,着火了,人们总用水去扑灭它,所以是“秋”。

⑸ “秋”符合以上条件,所以猜“秋”。

4、说一说,我们刚才猜字谜的方法,先由学生说,教师随时点拨补充:

⑴ 把谜面读顺。

⑵ 一句句感悟谜面里的含义,先字形分析,再体会含义。

⑶ 然后两者结合起来,猜出字谜。

5、再来读读这两则谜语

思路: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

五、实践活动,巩固生字

1、游戏:交朋友

方法:

一生拿字卡“团”上台说:我是“团”,谁愿意和我交朋友?

另一生在白纸上写“长”,上台迎上去说:我是“长”,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合:我们在一起,就是词语“团长”。

集体说:棒棒棒,“团长”就是好朋友。

思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体现主动学、玩中学,增强扩词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积累词语的目的。

2、看句子举卡片:

⑴ 教师出示句子:

① 8:00了,上课快来不( )了。

② 我们从小要不( )苦,不( )累,( )到困难时,同学之间要互( )帮助。

③ 敌人来( )打中国时,中国人民紧紧( )结在一起,把敌人赶出中国。

⑵ 小组派代表上台举字卡填一填。

六、指导书写

1、出示4个左右结构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⑴ 左右结构。

⑵ “谁、怕、凉”都是左窄右宽。

⑶ “ ”中把“足”的“ ”变成“ ”。

2、同桌相互提醒书写细节。

3、书写、自评、互评、展评。

4、选一个字,组个词,说个句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兵马俑资料,通过大量阅读这些资料,让学生初步对兵马俑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本课的激情。

2、通过《阅兵式》、《兵马俑解说》、《千人千面》三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离生活遥远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兵马俑写实艺术风格理解,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并以小 ……此处隐藏7359个字……瞥”

5.“用力拍开”“尖叫”“绊着衣裙向父亲扑过去”(精确传神)“紧紧地搂住她”“格里高尔的视力已经衰退”(昏厥)

(二)点评:

a.冷静、客观的叙述视角(需研究)

b.作者把这段精彩的特写镜头加以放大,制造悬念(“……因此他便在父亲面前奔走,

父亲站住就停下,只要父亲一走动便又急忙向前奔走。他们就这样在房间里转了几圈……”)。小说中的悬念有时是惊叹号,有时又是问号,颇有戏剧性和喜剧效果。

四.作业:请解读P95这段文字,概括其大意。

①格里高尔生命垂危(“钉”“最后一瞥”“视力衰竭”)

②遭受父亲(以后还有全家)的伤害

③母亲身穿内衣只为了在失去知觉时好让她呼吸舒畅些,妹妹已解开母亲的

衣服,奔跑时衣裙一件接一件地滑落,“绊着衣裙向父亲扑过去”,紧紧搂住——

(滑稽:痛苦得可笑,欲哭无泪,欲哭反笑。)

第四课时

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1.父母与儿子之间的差异(对待工作的认识、对待债务的态度上的对比);

2.父与子之间作为人与虫的对比(禀性上的差异,微弱的生命力与大靴子跟底对比);

3.母女之间在照顾格里高尔表现上懦弱与勇敢(少不更事)的对比:“母亲也兴冲冲叫喊着过来,到了格里高尔的房门口却闷声不响了。”(前后对比)

4.父亲的变化:

a.他的“嘘嘘”声,格里高尔有不是父亲的感觉;

b.父亲肖像、习惯、神态上的前后对比(学生找出相关内容):“可是现在他身板挺得相当直,穿一身绷得紧紧的金纽扣的蓝制服,……平时乱蓬蓬的白发梳成了整整齐齐、油光闪亮的分头。”

c.回忆里“在一年难得的几个全家人一起散步的星期天以及重大节日里,他在其实已经走得很慢的格里高尔和母亲之间总是还要走得更慢一些,裹着他那件旧大衣,小心翼翼拄着拐杖艰难地向前移动步子。”悬念:格里高尔和母亲为什么走得很慢?(为了照顾他这个老父)

5.格里高尔本人的前后对比:“他尤其喜欢倒挂在天花板上”“一阵轻微的震荡贯穿全身”(正常工作时紧张忙碌与此时放松的神经状态想比较;性格由自尊要强变为自轻自贱;待遇上,门由关变为打开)

6.全家人的变化(经济生活上失去格里高尔,自食其力;过去时常回忆起家庭里的闲谈温馨与温情脉脉,眼下大难降临时家人的沉默气氛)

小结:差异构成冲突(戏剧性)。

讨论解决两个悬念:

1.“吃了一个多月苦头的重创”的“纪念品”——弹片(苹果)为什么没有人(敢)取走它?

2.P98底部父亲睡醒又睡时的描写,富有戏剧性特色。为什么“母亲和妹妹则神色疲倦地相视一笑”?

(眼下家里相安无事,母女俩相互鼓励、安慰,为亲人之间暂时没有敌意而庆幸,希望肇事的父亲昏睡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

交流读后感“

1.作品内蕴着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比照残疾人);

2.妹妹的观点(如果人们已经不得不在干着这么繁重的工作,那么人们就不能还在家里忍受这没完没了的折磨。我们照料它,容忍它,仁至义尽了。)——简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阐释。

3.作品细节翔实、逼真,揭示了一种残酷的艺术真实。

作业:小说还可以你成什么标题?原标题好在哪里?

第五课时

引导体会以下语句:

1.“和他达成一个协议”(多么荒唐)

2.“我们这么久一直相信这一点(按:这是格里高尔的念头),这是我们真正的不幸。”“人和这样的一头动物是不可能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按:自愿跑掉)“我们就没有哥哥,但是能继续生活下去,会缅怀他。”——存在注意的一套说辞,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世态。

3.妹妹尖叫,“甚至离开母亲,简直是推开了她的扶手椅,仿佛她宁肯牺牲母亲也不愿待在格里高尔身旁私的”,父亲只是由于她的态度才情绪激动起来,像是保护妹妹私的在她身前略略举起双臂(按:作者具有冷峻而又嘲讽的眼光)

4.格里高尔引人注目的转身,“很艰难的转身动作”用脑袋来帮忙。“母亲伸出并并拢周围双腿,躺在她的扶手椅里,她疲惫不堪地几乎合上了眼睛”。(按:精神上受尽折磨)

5.脖子变僵硬,“瞥”,“细腿顿时都发软”;妹妹“灵巧敏捷”

6.“他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一直处于这种空洞与平和的沉思状态中”。(如何理解“空洞”?)

品味语义:

1.老妈子来时——纯粹由于力气大和性子急,乒乒乓乓摔门,“整幢寓所里她一来别人就再也甭想睡安稳觉”(具有幽默意味)

2.逗格里高尔发痒不起作用时,“她火了,便使劲捅了捅格里高尔的身体,吹了一声口哨,没有多耽误时间,扯着大嗓门朝黑暗中嚷嚷”(语言具有调侃意味,嘲讽戏谑口吻)

3.夫妇俩“先从老妈子带来的惊吓中镇定下来……”(叙述语言高度理智)

4.太太挂出一丝忧郁的笑容,葛蕾特依依回头,清新的空气中却已透着些许暖意;先生身穿号衣,挽着妻女,哭肿了眼睛,时不时将脸贴在父亲胳臂上(作家的文笔像万能的上帝在嘲笑人世间的一切)

提请思考:

1.老妈子作为“怪人”,很有意思的帽饰,在主人面前晃莱晃去,更可想见萨姆沙先生的厌恶心情。

2.老妈子“笑眯眯地简直连话都说不连贯了”:似乎有点夸张。

3.老妈子煞有介事急欲说完她料理的后事,可是家人反应如何?母女俩“向她们的信埋下头去”。淡淡一笔,勾画出她们对亲子亲兄的冷漠,不关心亲人的后事。先生发现“老妈子就要开始详细描叙一切,便伸出一只手果断地阻止她。”(同样是冷酷,不关心儿子!)

4.通过老妈子想讲而主人不想的对比(老妈子的生气),体现多么高妙的虚构处理。

5.P100“因为老妈子似乎又扰乱了他们刚获得的宁静”:良心上过不去。

6.“好几个月没这样做了”“这辆电车里只有他们这几个乘客,温暖的阳光令他们舒舒服服地靠在椅背上谈着未来的前景”——因为格里高尔,使他们丧失了温暖和未来。

7.三份差使是什么?(父——银行杂役;母——时装店内衣缝纫工;妹——零售商店售货员)

8.作品中有“新生活”的伏笔与照应交代,出现两次,你能找到吗?(结尾父母妹的新生活与格里高尔变形后的新生活)

研究结尾

1.格里高尔死了。父、母、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是不是本该如此?富含哲理性。

2.结尾处有什么寓意?(生活,是铁定的规律。)

3.关于主题,有人认为格里高尔变形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作业:

1.用框形图切分短语:“他受到自责和忧愁的压抑”看有没有不同的切分和理解?

2.解决悬念:老妈子到底是怎样处理掉“那玩意儿”的?

结束语:我要高声地问:“格里高尔!你在哪里?”

《【实用】语文教案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