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关于水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潜、艇、般、够、胀、缩、启、舱、密、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舟字旁);能正确描写汉字“航、艇、船、柜、够”。几类词语“潜水艇、一般、能够、缩小、启发、舱口、门窗、密封、柜子”。
2、能比较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舱、胀”等3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注意在读长句子时,作适当的停顿。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5、知道人类模仿生物的特点进行发明创造是一门科学。
教学重点: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仔细看图,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精心发明创造。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录音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在上课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故事。(鲁班和橹)
2、听了这个故事,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句式说一说?
3、出示:()发明了(),是因为受了()的启发。
4、指名交流。
5、这种模仿生物的某些功能的学问叫仿生学。
6、小朋友,你们在网上、书上找到哪些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来交流一下。
7、学生交流
8、老师也找了一些有关的资料,谁愿意和老师合作一起来介绍?
9、听了这么多的仿生学的知识,我们轻松一下,来猜一个谜语吧。(鱼)
10、板书:鱼
11、出示图片(潜水艇)
12、出示:一(艘)潜水艇
13、学习带有舟字旁的生字:艇、舱、般
14、出示课题,齐读。
15、鱼和潜水艇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出示句子:潜水艇和鱼一样,能在水里上下浮沉,还能在水里行进。
16、小组读,齐读
17、鱼和潜水艇为什么会上下沉浮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2)查字典,了解“潜、艇”的意思。
4、交流识字方法。描写生字:舱艇航般
(1)指名分节读课文,做到不田字,不漏字,注意适当的停顿。
(2)评价朗读,再指名读。
(3)读词语
(4)认字形:够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鱼为什么能上下沉浮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2、理解:鱼鳔
3、指导读句
鱼要浮上来得时候,鳔里慢慢地装满了气。鳔胀大了,鱼摆来摆去,鳔里的气慢慢地放出来。
鱼要沉下去的时候,鳔里的气慢慢地放出来。鳔缩小了,鱼的身体略微变小,鱼摆来摆去,就沉下去了。
5、师生配合读,想想:读了后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鳔沉浮
6、小结:原来鱼是靠鳔的张大和缩小浮上、沉下的。于是,这个道理(引读第2 节)
7、开火车分句读第三节。
8、找找:潜水艇那些地方和鱼有关系.。
9、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四、复习巩固,读写结合
1、一字开花:密、蜜
2、总结:人类可以通过模仿生物发明很多东西。
3、用()发明了(),是因为受了()的启发的句式把你们收集的资料组织好写下来。。
五、描写生字
水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书写“失、觉”等8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景之美,体会风景美和行为美之间的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2.体会小洁美好的心灵,懂得人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揭题读题。同学们,让我们荡起双桨,走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一边想象着绿树倒影,再把课题读一读。
3.把我们的高兴、快乐带上,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识记生字。
2.检查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开火车检查。
(2)去拼音读。
3.交流识记方法。
加一加:侧 欣 镜 映 演 龟
形声字:蕉 跨
换一换:赏 幻 扔 常 幼 仍
4.展示性朗读。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生评议。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走进文本,品读领悟
(一)找读美景
让学生把描写湖面美景的句子找到标出来。(动作快的同学把找到的句子读给自己听听。)
(二)研读美景
(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湖水像一面镜子一句)
1.湖水像一面神奇的镜子,多美呀!我们一边听,一边看看,我们能从这个大镜子里面看到什么?
2.交流点拨。
(1)我看到了,湖水里有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变幻的山峦是怎么回事?
山峦是( ),说连成一片的山峰会变幻,是指( ),这湖里的山还会动呢!多美,一起读。
难怪小洁看得入了神,她觉得——(出示句子,学生接读: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有这样美妙的感觉,小洁不忍心把刚吃完面包的面包纸扔进湖里,而是紧紧地攥在手里。
就在这清澈的湖水里,就在这神奇的大镜子里,你还能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象?你可以再读读课文,也可以再读读课文中你画出的句子。
(2)在湖水里,我看到了山石。
课文中时怎样描写这些山石的?(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读读这个句子,再看看这幅图,想想都有哪些山石跑到这湖水里去了?课件出示山石图,你可 ……此处隐藏10983个字……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齐读:山居秋暝……
五、总结全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泉水的多、清、甜、美,同时也感受到了泉水在协助他人,无私奉献时的那颗快乐的心。也希望这清清的泉水流进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伴我们生长,让我们都能像泉水那样有助人为乐的热心肠。
【板书设计】
泉水(天然水塔)
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
水教案 篇9课前透视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水。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切入举偶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轻松优美的乐曲,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究读文的欲望。】
对话平台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背诵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写字学习“瓦、泉、然、结、塔”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让学生参与评价,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字质量。同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更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
第二课时对话平台读文学习4——7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跳出文本,读说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泉水的奉献精神。】
想象
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积累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让学生读、摘、写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练习1、填空
()的杜鹃花()的身影()的镜子()的山谷()的歌声()的果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的特点。(2)泉水流过()、()、()、()。
3、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实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增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写字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另外“脆”字右下的“”,不要写成“巳”。
相关链接:
1、泉水。从岩石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地下水。泉水在山区较为常见,因为山区的地形多经山体运动的强烈切割,有利于地下水流出。泉水按流出地面的差异,可分为下降泉和上升泉;按泉水的温度可分为温泉、冷泉和普通泉。许多江河湖泊都是由众多泉水汇成溪流聚集而成的。泉水不仅可以灌溉农田,供给人们饮用,有些泉水煮熟后还可提制食盐,还有的泉水具有保健作用。
2、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天然泉水,山泉水有何区别?饮用天然泉水,山泉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都属于一种类型的水,它们都是无污染的地下水,都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成分,流量,温度相对稳定.唯一的区别只是饮用天然泉水,山泉水的特征组分的含量尚未达到矿泉水的界限指标.饮用天然泉水,山泉水是仅次于矿泉水的优质饮用水.







文档为doc格式